top of page

中国的食物浪费问题

Chinese 320 (2021)

     随着产业化与技术的发展,全球盛产很多很多粮食,可是食物浪费是很严重的问题。全球三分之一粮食被人们浪费,这数量差不多为十三亿吨,其中百分之三十五是仍能食用的食物。很多国家有这个问题,中国就是其中一个国家。

     中国人浪费非常多食物。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二零一八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食物浪费的数据触目惊心。报告中的统计数字只是二零一五年的,但是显示了中国的食物浪费问题。中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是一千七百万至一千八百万吨,这数量相当于三千万至五千万人一年吃的食物。中国城市餐饮业人均浪费很严重,为九十六克/餐,浪费率为百分之十一。除了中国城市餐饮业以外,别的人群也浪费很多食物。中小学生的浪费率很高, 浪费率为百分之二十二。他们在校园吃盒饭,但是他们把盒饭食物扔掉三分之一,浪费量高达每餐每学生两百十六克。与当地居民相比,游客的食物浪费率更高。大型聚会的浪费率达百分之三十八。在大型聚会上,中国人跟随一些风俗,往往注重“面子”。由于人们不得不表示尊重,他们都不把食物吃完,因为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是没有礼貌的表现,所以浪费严重。这个问题不简单,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可是解决食物浪费的问题非常重要。

     中国当代的食物浪费问题非常严重。中国国内粮食不是不够,可是近年来,因为好几个因素,所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食物浪费问题。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将来食物短缺。首先,中国的人口是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还在继续增加。更多人意味着需要更多资源。其次,浪费食物也浪费别的资源。一方面,全世界现在将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淡水资源和百分之五十宜居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造成百分之二十六的温室气体。食物浪费意味着浪费淡水资源,浪费土地资源,意味着排放温室气体。最后,天气非正常变化越来越严重,对种植粮食有极坏的影响。中国现在有很多耕地,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够,但是食物浪费的情况却很严重。天气非正常变化造成很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个例子是沙漠化。沙漠化破坏耕地,于是出现旱地。中国近年来降水减少,但也有很大的洪水。在农业上,洪水可能伤害植物和土壤。所以虽然中国有食物,可是节约食物还很重要。

     中国政府今年四月为了停止浪费食物而颁布了一个政策。中国政府的看法是,鼓励个人节约食物可能减少食物浪费。中国人不可以录所谓“吃播”的视频。为了录这种视频,一个人得一口气吃很多食物,因此他们浪费很多食物。中国人也不可以参加吃饭的比赛。在餐馆,中国人不可以点太多菜,就少吃菜。那些人们没吃完他们所点的菜,就不得不额外付钱。那项政策也规定餐馆不能浪费食物,比如餐馆的服务员不可以鼓励人们点很多菜。

     中国的食物浪费问题很大,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中国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问题,连食物危机都可能发生。为了保护食物保障,减少食物浪费特别重要。

 

 

参考资料

 

www.nycfoodpolicy.org/food-policy-snapshot-china-food-waste-law/    

 

https://www.theworldcounts.com/challenges/people-and-poverty/hunger-and-obesity/food-waste-statistics/story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827273871804985&wfr=spider&for=pc 

 

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feature/2019/07/04/china-fighting-desertification-and-boosting-incomes-in-ningxia 

 

https://ourworldindata.org/environmental-impacts-of-food 

 

https://wwfchina.org/content/press/publication/2018/%E4%B8%AD%E5%9B%BD%E5%9F%8E%E5%B8%82%E9%A4%90%E9%A5%AE%E9%A3%9F%E7%89%A9%E6%B5%AA%E8%B4%B9%E6%8A%A5%E5%91%8A%EF%BC%88%E6%9C%80%E6%96%B0%EF%BC%89.pdf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ociety/article/3093713/global-warming-and-illegal-land-reclamation-add-severe-floods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7/5/938/5821295 

bottom of page